SRB21319 【從今以後/ 通靈感應】劇集 BD25G 不附粵配 附中文字幕 01碟
本店售賣的藍光影片,只能在藍光光碟機,PS3 或以上的播放器上播放,DVD機及一般光碟機通常無法播放~
温馨提示:為免產生任何不必要的誤會,請於購買前到 INFORMATION -> FAQs 細閱有關事項,敬請留意,謝謝
【影片原名】Hereafter
【中文譯名】從今以後/通靈感應(港)/生死接觸(台)
【出品年代】2010 年
【IMDB連結】http://www.imdb.com/title/tt1212419/
【IMDB評分】7.1/10 (8,206 votes)
【國 家】美國
【類 別】劇情/奇幻
【導 演】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
【主 演】馬特·達蒙 Matt Damon ....George Lonegan
布萊絲·達拉斯·霍華德 Bryce Dallas Howard ....Melanie
西西·迪·法蘭絲 Cécile De France ....Marie LeLay
弗蘭基·麥克拉倫 Frankie McLaren ....Marcus / Jason
蒂埃裡·鈕維 Thierry Neuvic ....Didier
傑·摩爾 Jay Mohr ....Billy
理查·坎德 Richard Kind ....Christos
【內容簡介】
馬特·達蒙扮演的喬治是一個美國的藍領工人。不過喬治不是那種除了工作就去泡酒吧的工人,他有一種靈異的特異功能,他能看到死去的人,並且能和他們進行交流。這樣的“能力”大大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,他時時刻刻都能理解到“活著”的意義。與此同時,在地球的另一個大陸上,一個叫做馬瑞的法國女記者久久無法逃遁於自己的一次瀕死體驗,那次痛苦的經歷發生在海嘯中,馬瑞差點為此送了小命。英國,倫敦,一個叫做馬庫斯的男孩失去了自己的兄弟,帶走他兄弟的並不是上帝,而是車禍。馬庫斯後來也能在冥冥之中看到自己的兄弟,並且和他說話。雖然如此,但是馬庫斯還是久久不能從兄弟的死中釋懷,他需要一個對於生命無常的合理的解釋。
三個人,三種生活,三次對生命意義和生活真相的追問。在影片的結尾,三個主角以一種出其不意的方式相見--唯一可以確定的是,死亡本身以及有關死亡的體驗和認知,將會徹頭徹尾地改變他們的生活和生命。
一句話評論
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拍了一部與眾不同的影片,他完全改變了自己的導演風格。整部影片都非常有趣。從開頭到結尾,每一秒鐘都是引人入勝的。 ——《好萊塢報導》
《從今以後》是一部事實大於雄辯的,它告訴世人,不要受困於影片的風格、市場之類的限 制,想拍什麼就去拍。伊斯特伍德是這麼做的,而且,他做得很完美。 ——nationalpost.com
這部電影能夠讓人覺得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依然大有潛力可挖。 ——《紐約時報》
幕後製作
著名編劇和著名導演的轉型之作
影片的編劇是業內大名鼎鼎的皮特·摩根,他曾經撰寫了《末代****》、《女王》和《福斯特對話尼克森》的劇本。從這些作品來看,摩根是一個“現實派”的編劇。可是這次,他卻拿出了一個“靈異風格”的劇本。摩根說:“這是一個非常注重心理因素、非常精神化和情緒化的劇本,而且它還很浪漫。這是一個很難用語言去描述,很難用形容詞去界定的故事。這樣的素材交給不同的導演去處理,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影片。而我之前寫的那些劇本往往只有一種處理方法。也就是說, 按照劇本拍攝,一般只能得到一種結果,沒有什麼彈性。可是這個劇本完全不一樣。”
除了摩根的“轉型”,影片導演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也在影片中尋找著“轉型”的機會。和伊斯特伍德之前的那些“純爺們”的電影相比,這部《從今以後》顯得溫婉了許多。從某種角度說,這部電影的克林特風格沒有那麼奪目,著名的《綜藝》甚至還描述本片“有一種《靈異第六感》的味道”。這也難怪,馬特·達蒙在影片中就扮演了一個能夠接通陰陽兩界的美國藍領。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說:“這是一個有三個小故事的影片。在一開始,三個小故事沒有任何交集,但是發展到後來,你會發現這其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。最後三個故事彙集在一起。說實話,要把三個線索擰在一起其實挺難的。有很多法國電影和歐洲電影都是這麼講述故事的,在影片的結尾,讓命運和上帝的旨意把主角們安排在一起。”伊斯特伍德的這種“歐化”嘗試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。馬特·達蒙就有意無意地將這部影片稱為 “伊斯特伍德的法國電影”。
小眾的劇本
實際上,皮特·摩根對自己的劇本能製作成電影,甚至盈利根本沒抱希望。2008年3月,夢工廠買走了劇本。但是夢工廠並沒有看上這個專案,只給它開出了百萬美元級的製作成本。在燒錢的好萊塢,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“超低成本影片”。非但如此,夢工廠的老闆,史蒂文·斯皮爾伯格也對劇本很不滿意。他認為 “影片最後的結尾太抑鬱、太低調,觀眾不會喜歡”。在他的要求之下,摩根修改了劇本,給它加上了一個向上的結尾。可是影片最終開拍的時候,使用的還是原版的結尾。
緊接著,夢工廠和派拉蒙分道揚鑣,不過劇本還跟在夢工廠的手裡,這個時候,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看中了這個劇本,並且準備著手製作電影。2008年11 月,伊斯特伍德決定要擔任影片的導演。2009年,伊斯特伍德簽下了馬特·達蒙做主演,劇本也幾經修改和輾轉來到了華納兄弟的名下。克林特之所以這麼執意要指導這部電影,是因為他自己很想拍攝一部有關超自然能力的影片;而且摩根把戲劇化情節、小說化故事融入現實生活的能力也非常打動他。伊斯特伍德說:“我們總是喜歡祈求來生,總是向上帝祈禱,保佑來世怎麼樣怎麼樣的。其實這些人都忘記了,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生活。還有一種很矛盾的事情,那就是大多數人實際上並不相信來世這種說法。雖然我們常常祈求來世,但是我們根本不瞭解這是個什麼東西。我也不懂這是什麼,雖然我在一點一點接近我的來世,但我仍然不瞭解這個東西。不用關心那麼多,我實際上只是講了一個故事而已。”
關於劇本,摩根用了“小眾”一詞來評價。摩根說:“這是一個小眾的劇本,它講的並不是一個大眾喜聞樂見的故事。那些有關來世、陰陽兩界、超自然能力的內容實際上是非常唯心的。不過,這樣的劇本的確又很能表達出我對生死的觀點。只要有一小部分影迷喜歡它就足夠了。”
拍攝歷程
因為影片的成本很小,所以劇組也要處處省錢。因為英國對影片拍攝有減免稅收的政策,所以劇組把大本營安置在了倫敦,而且影片中也有三分之一的故事發生在這裡。雖然劇組安在了英國,但是影片卻在法國開機。
在法國的那些戲拍攝得很順利,沒有費什麼周章就拍攝完畢了。劇組在法國小鎮夏蒙尼的最後一場戲發生在一間旅館內,夏蒙尼的市長還專程來探班,並且和伊斯特伍德聊了一會。夏蒙尼的戲拍完,劇組移師巴黎,在法國電視塔裡完成了拍攝。2009年的11月,劇組來到了倫敦,在這裡完成了馬庫斯兄弟的情節的拍攝。12月,伊斯特伍德讓劇組放了一個長假,馬特·達蒙跑去拍了《聯邦調整局》。直到2010年的1月,達蒙回到劇組,影片繼續拍攝。這個時候,伊斯特伍德把劇組拉到了夏威夷群島,在一個叫做拉海納的小島上,劇組要拍攝一個發生在集市內的片段。為此,當地的政府特意封鎖了一個集市,好讓百十名劇組成員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搭影棚、架機器。當地的報紙這麼描述影片的拍攝:“封鎖了整個街區之後,劇組人員迅速地安排好了拍攝,一切都井井有條。當地不少人在影片中做了群眾演員。這個鏡頭是影片的第一個鏡頭,一個法國女記者走出自己的酒店就遭遇了海嘯。當然,這裡沒有海嘯,海嘯的鏡頭將在毛伊島拍攝。”在毛伊島拍攝完“海嘯”之後,劇組回到了美國,在三藩市的沿海地區拍攝了達蒙的戲份。隨後,劇組重新回到倫敦,拍攝達蒙在影片結尾的戲份。至此為止,影片的實拍工作算是基本完成了。
除了這些實拍鏡頭外,一些後期製作的特效工作在洛杉磯展開。影片的需要使用特效的地方不算多--海嘯是其中的重頭戲。特效製作人員說:“影片中的海嘯時純粹的數碼海嘯。我們把拍攝來的簡單的素材錄入電腦,然後用模擬運算的方法把海浪加倍。這樣就製作出了海嘯。除了海嘯本身之外,我們還要做出一些被摧毀的建築物、棕櫚樹、汽車和海水襲來的時候的可怕圖景。海嘯之後的世界,真的就像是死後的世界一樣。”
花絮
·本片是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和馬特·達蒙的第二次合作,他們前一次合作是在《成事在人》中。達蒙在那部電影中給伊斯特伍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所以他篤定要由達蒙來扮演喬治。可是達蒙《聯邦調整局》的片約在身,無法拍攝本片,所以他給伊斯特伍德發電子郵件說自己無法參演本片,並且還推薦了克利斯蒂安·貝爾、凱西·阿弗萊克和喬什·布洛林做候選。直到克林特調整了自己的拍攝計畫,這才把達蒙招至門下。
·在影片中扮演馬庫斯兄弟的弗蘭基·麥克拉倫和傑·摩爾,沒有任何銀幕表演經驗。
·在影片中出演了一個小角色的演員Sarahjane O'Neill,他自己就是一個“通靈人士”。而且他還是一個世界知名的特異功能的研究者。
·影片於2009年10月到2010年2月間在倫敦、三藩市、巴黎和夏威夷取景拍攝。不過在2009年12月的時候,劇組暫停了拍攝,因為馬特·達蒙要去拍攝《聯邦調整局》,伊斯特伍德為此做出了拍攝時間的調整。
·影片中一共有169個地方使用了特效。
·影片在2010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舉行了首映,並且還是第四十八屆紐約電影節的閉幕片。
音軌 |
英 DTS-HD5.1 / 法 DD5.1 |
---|---|
字幕 |
英/法/西/中簡/中繁 |